http://www.timebank.org.tw/en/custom_35128.html 國外養老制度盤點:美國有老年公寓 日本有時間銀行 國外養老制度盤點:美國有老年公寓 日本有時間銀行 國外養老制度盤點:美國有老年公寓 日本有時間銀行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作者:呂爽 駱曉昀   2012年11月26日 14:41 原標題:“老年”中國向誰學 上海市已經在研究老年護理保障計劃,將借鑒日本“地區綜合護理服務系統”,在一定半徑的社區範圍內,配建小型養老護理服務站點,提供居家養老照料和登門護理服務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呂爽、駱曉昀報道 1988年近66歲的阮瑞儀和老伴唐英敏離開了上海,去美國紐約和大女兒一家一起生活。如何申請到美國的老人屋幷且在不拖累子女的情况下過好晚年,是他們的養老故事。 居住在大阪的福田,已經70歲了。作爲社區活動的積極分子,福田組織了老人讀書社。“現在政府收錢越來越積極,而我們的福利越來越差了。”他說,前幾年,隔段時間會有護理人員到家中探望一次,平時還會有電話隨訪,而現在已經沒有人來管這些了。 面臨養老問題的不僅僅是中國。無論是美國還是日本,均在越來越嚴重的社會養老問題上進行艱難的平衡。 美國養老故事 到美國已24年的唐英敏目前居住在紐約的老人屋裏,這是地處紐約黃金地段的房子,面積約60平方米的一室一廳。“這個地段的這個面積的房屋,現在每月租金超過2000美元。”唐的大女兒阮淑英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對于收入很低的老人而言,根本無法承擔。 而紐約對老人屋的房租規定使得老人屋的政策得以持續執行:即老人只需支付自己收入的1/3作爲房租,差額部分由政府補足。例如,房屋的市價租金爲2000美元,老人的收入是900美元每月,那老人的房租支出只需300美元,其餘的1700美元由政府補貼給房東。 政府對養老的福利政策不止于房租補貼。唐英敏和老伴阮瑞儀入住老人屋後,每周享有7個半天的免費看護服務、全免費醫療救助服務、1美元電話包月服務,以及每月近200美元的食品補貼券。 這讓阮淑英在爸媽養老問題上的負擔减輕了許多。 阮淑英在美國的職業是一名社區醫生,她的丈夫從事建築設計行業,24年前父母來美國和她一起生活的時候,自己的一雙兒女正在念大學,父母來了以後本來正好够用的公寓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在美國55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向政府申請老人住房,房源在每個區都有,因此在父母來美國兩年後,阮淑英開始著手爲他們申請老年房的程序。 在美國,如果老人身體不錯,生活能够自理,老兩口完全可以獨立生活。所以,集體照顧生活型即老年公寓型的養老方式較爲普遍。這種生活也屬獨立生活方式範疇之內,但許多方面比單獨居住還方便得多。居住區一般提供午餐或午晚兩餐,免去買菜做飯這一生活中的大負擔。同時,居住區內的交通、游泳池、醫療點、銀行、便利店、理髮美容店、洗衣店、打掃房間和安全保衛服務等設施一應俱全,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要。而且,凡是居住公寓樓的住戶,對公寓內所有的保健和運動設施的使用完全免費。 如果老人身體不好,就需視情况雇人幫助照料飲食起居。雇人的種類有鐘點工、白天工和全日工等。也有需要專門人員照顧的老人,選擇到養老院生活。在養老院生活有點像長期住醫院,但以養老生活爲主。在這裏生活起居每日有人照顧,幷根據需要進行醫療和體質甚至是肢體、語言功能訓練。但這類養老院收費不菲。 支付這些養老費用,主要是由老人自己和家庭、保險公司和政府三者共同承擔。但養老機構也有經營性質和慈善性質之分,絕大多數屬經營性機構。一些窮人付不起費用,也可以申請政府的救濟計劃享受養老。如果家庭資産用完了可以申請政府救濟。 美國的養老政策對窮人和富人都較好 政府通知看房的時候,唐英敏正回國探親,女兒阮淑英便陪著老父親去看了抽到的房源,當時他們打算如果房源偏僻、條件不好就放弃這次機會,等下一次再抽籤。沒想到的是,這次的老人房位于紐約最高級的住宅區附近,中央公園旁邊。 “這是一處猶太人的房屋,屋齡很年輕,設施也齊備。” 父親阮瑞儀幷不滿足于在家裏安養天年的簡單生活。爲了打發時間,會計出身的他開始爲一些華人小企業做賬,“美國的退休金計算是按照點數分檔的,主要基數是你退休前30年平均的繳稅數額。”阮淑英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老年房的分配原則采取排號和抽籤結合的方式進行:即排號前列者通過抽籤决定不同的房源。“填表是個複雜的程序,對沒有融入美國社會生活的華人來說比較困難,我們的運氣不錯,交表後半年就抽到了房子。”阮淑英說。 2004年阮瑞儀罹患胃癌,手術前他回到上海見了親朋好友,回到紐約,最終因手術不治離世。而沒有在美國工作過一天的唐英敏至今住在老人屋裏,享受著所有的福利。“我爸爸生前的福利轉移到媽媽身上。” 但是這樣的福利僅僅針對老人,如果其子女去探望父母,需要留宿老人屋,必須提前申請,且時間不能超過一個星期,一旦被舉報將失去繼續居住的資格。 阮淑英說,美國的養老政策對窮人和富人都較好,但對于中産階層則相當苛刻。“只要銀行賬戶上有2000美元的存款,你就不能享受養老院的政府補貼,而一般美國的養老院月收費要高達1萬美元左右,退休後的普通人根本住不起,如果你想用政府補貼住進免費養老院也可以,請把所有的錢先花完。” “我的一個朋友,退休前年收入有15萬美元左右,在美國算是中上收入了,退休後她和丈夫覺得負擔不起紐約的生活,在智利買了房子,去那裏養老了。”阮淑英說。 介乎保險和時間銀行 “國外的確有一些非常好的養老經驗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像美國的太陽城就是老年社區的經典案例。這是一個房地産項目,完全商業化。又如一些養老公寓把養老和金融資産盤活結合在一起,這也是一種養老模式。再如日本的時間銀行,長期護理的辦法也非常好。”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人口專家委員會委員彭希哲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在日本的城市街頭,隨處可見老人的身影:上下班高峰時,地鐵裏頭髮花白、西裝筆挺的老人與年輕人一樣步履匆匆;在餐廳裏,60多歲的大叔和20多歲的小夥子一樣,身著工作服在餐桌間忙碌;而在街頭行駛的出租車駕駛室裏,更是以滿頭銀髮的老年人居多。 日本政府公布的2010版日本老齡化社會白皮書顯示,截至2009年10月,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同比增加79萬人,達到了2901萬人,創下歷史新高,占總人口的22.7%。據專家預計,到2055年日本人口的老齡化比率將達到40%左右。與中國養老問題面臨著相同的問題,日本的老齡化也伴隨著“少子化”現象。 目前,日本老人有在家庭養老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居家養老;也有在養老院養老的,但更注重營造家庭的氣氛;還有就是老人們白天聚在一起說話、喝茶、吃飯,晚上回家,這被稱爲居家日間服務。 位于大阪市中央區的一家居家日間服務中心的二樓,老人活動室被布置得十分溫馨。老人們不僅可以在這裏唱卡拉OK,做手工,還可以享受美容、康復訓練、洗澡等服務。 日本爲老人提供服務的機構大體分爲兩種:民營的老人福祉設施和私立的高端養老院。兩者經過政府批准後由民間企業來經營,民營機構接受政府補貼。 爲了保證養老院的良性運轉和避免虐待老人現象的出現,政府在老人服務機構自我檢查基礎上,引入更爲客觀和公正的第三方評價體系,包括硬件上的建築、設備、人員配置以及軟件上服務質量、老人評價等。這些評價不是通過簡單的檢查、打分來達到警示督促的作用,而是在分析養老院現實的基礎上由專業機構提出更好的改善方法。 2000年,日本在世界上首推養老護理保險制度(介護保險制度),國民需要交納一定的保險費,65歲後就可以接受這項保險提供的服務。需要介護時可提出申請,經審查確認後可享受保險部門提供的不同等級的服務,被保險人只需承擔10%的費用。 日本的養老護理制度有精細的劃分,將需護理程度分成了不能站立、不能步行、不能脫穿褲子、不能排便、不能用餐、不能吞咽食物、不能記憶等級別,幷按照這些不同的級別提供登門訪問型、赴養老機構一日型、短期入住型、入住特別養老機構型、入住老人福利院等不同服務。 配合養老護理制度,日本還推行了“地區綜合護理服務系統”。具體來說,是要打造“30分鐘養老護理社區”,在距離大概30分鐘路程的社區內,建設配備小型養老護理服務設施的新型服務社區,推行小規模多功能型自家養老護理和登門訪問看護。 再好的設想也需要人來完成。但是在日本同樣面臨著養老護理人員匱乏的問題。在日本,養老護理人員的工資待遇不高,平均月工資20萬日元。而日本國民人均月工資標準是50萬日元。爲此,日本政府日前給每個養老護理人員每個月增加了1.5萬日元的工資。 而“時間銀行”概念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日本養老護理人手缺乏的問題。 日本時間銀行的形成,是因爲大環境的關係,1973年石油危機,日本政府沒有預算,無法再提供民衆公共服務,只好請民衆互助。在養老問題上,時間銀行便成爲了“今天我照顧你,明天他照顧我”的循環養老服務模式。 “上海市正在研究老年護理保障計劃,借鑒先期老齡化國家的經驗,發展多層次的社會養老服務,構建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醫療護理爲一體的服務體系,探索護理保障資金支持。尤其是大力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以上門、日托爲主要形式,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爲主要內容的服務,滿足老年群體多樣化的養老需求。”上海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章淑萍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時間銀行的概念,我們也考慮過,但是中國城市人口流動率太高,如果在某地爲老年人服務幾小時後,到其他地方是否仍然承認服務時間有效。這就要政府有一套完善的養老體系和政策來支持。” 彭希哲說。 養老政策需要整合成一個體系 “日本的老齡化問題應該成爲中國的前車之鑒。” 日本外務省日中經濟室室長古谷德郎曾公開表示。 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就推出了倡導保障老年人整體生活利益的《老人福利法》。這部法律迄今有過多次修訂,其主要內容有:政府出資修建特別養老院,爲痴呆、臥床不起等體弱老人提供服務;强調發揮老人豐富的經驗和知識特長,爲他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探索和逐漸確立一種適合于老人居家養老的方式和體制,强化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和組織建設,幷在財政預算上實行優惠政策;組織“老人俱樂部”,吸引老人參與社會活動;强調社會福利的地方化和一元化,加强地方政府對老人福利的責任和職權。 當然,日本、美國等均屬發達國家,養老的標準相對比較高。但重視養老問題是值得借鑒的。 2012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 針對養老方面的問題,“我們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修改)做立法調研的時候提出了一些意見,比如考慮要有一個統領全域的機構來關注養老問題。針對目前的情况來看,政府的養老機構還要適當放大。適當的社會、政府養老要放開一點。家庭養老的功能在弱化,要呼籲社會化多元的養老機構。而這些都需要從法律上給予確定和解釋。”上海市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秋琴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修訂草案新增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爲基礎、社區爲依托、機構爲支撑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鼓勵、支持專業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爲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諮詢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草案還規定,國家建立健全家庭養老支持政策,鼓勵家庭成員與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爲家庭成員照料老年人提供幫助。 近年來,中國政府對老年人問題給予很大的關注,財政支出也在增加。 “現在問題就是資源還沒有整合,這需要在政府機構中設立這麽一個相關的部門來統領全域,協調其他部門。然後,就要建立一系列老年人的公共政策,包括推進老年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提高家庭養老的能力,鼓勵志願者服務,鼓勵政府出錢購買養老服務。這些政策都需要整合成一個體系。現存的居家養老、長期護理等都離不開相應的法規條例。在一些細節上,政府要鼓勵推動,媒體要引導輿論,這樣,我們的養老問題就可以逐步得到改善了。”彭希哲說。  
http://www.timebank.org.tw/en/custom_33132.html 美國----時間銀行和國稅局(一) 美國----時間銀行和國稅局(一) 時間銀行和國稅局(一) 来源 timebanks.org 時間貨幣應納入稅徵嗎?  國稅局曾作兩次裁定時間銀行既非商業性之以貨易貨,也未創建任何合同權利。國稅局裁定,對於以賺取信用點數為報償的義工是沒有納稅的後果。這一裁決是着重於組織的慈善本質、計劃執行的慈善層級,並且該組織不是商業營利性交易社群以及任何符合條件的人都不須考慮費用卻會得到服務的事實。  欲了解更多信息,請閱讀我們的創辦人,埃德加·卡恩博士寫的”關於稅呢?  ”的文章,以了解更多有關國稅局如何區分時間貨幣和貨品交易。 主題: 時間銀行和國稅局 這是不是就像是以物易物?  會員賺得的時間信用點數會被徵稅嗎?  作者:Dr. Edgar Cahn  (美國時間銀行創辦人) 關於稅呢?國稅局曾作兩次裁定時間銀行既非商業性之以貨易貨,也未創建任何合同權利。 第一次是由國稅局的區域辦事處裁定,是涉及在密蘇里州執行由州資助的計劃 。國稅局表示對於以賺取信用點數為報償的義工是沒有納稅的後果。這一裁決是着重於組織的慈善本質、計劃執行的慈善層級,並且該組織不是商業營利性交易社群以及任何符合條件的人都不須考慮費用卻會得到服務的事實。  第二個裁決是個人裁決,涵蓋一個專門設立以產生會員之間的交換的計劃。給出裁決的主要原因是,信用點數是主要用來激勵成員,並且當成員賺到或借貸信用點數並沒有產生任何合同權利。  大家很明顯的可注意到此裁定是考量一個熟練的商人與一個畫家所貢獻的勞力,在時間上是等值的, 而非關其市場價值,信用點數主要的目的顯然是為激勵會員。道德勸說是唯一督促會員消除信用債務的手段。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http://www.timebank.org.tw/en/custom_33217.html 美國----時間銀行和國稅局(二) 美國----時間銀行和國稅局(二) 時間銀行和國稅局(二) 来源 timebanks.org 這項裁決點出了一個區別,即商業易貨交易是在於易貨信用是可以被購買的,而由此所背負的債務是可以以現金付款方式抵消,而每一筆交易都會有佣金產生,且各方的動機都是為了利潤。在此狀況下,所有參與成員都負有法律強制執行的合同義務。 這項裁決借鑒了稅法的一個概念叫“設算所得”。在某些狀況, 我們賺取利益,但不需徵稅。當我們生產的東西是供自己的消費,即可不被打稅 , 儘管我們是因自己的勞動結果而收到利益。與配偶或子女間互相服務 如洗碗,切割草坪,或倒垃圾也不列入綜合所得納稅。事實上,這些是可以僱人執行的,因此就算這些活動可化為現金價值,也不會改變當家庭成員執行這些工作都不算為應納稅所得的事實。  設算所得的概念,通常適用於非商業基礎上的非正式交易, 對提供的人免除其為自己或家人所作各類服務後的賦稅。當以下幾種或全部的考量情況出現時,會引用此概念。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http://www.timebank.org.tw/en/custom_33804.html 美國----時間銀行和國稅局(三) 美國----時間銀行和國稅局(三) 時間銀行和國稅局(三) 来源 timebanks.org   關於稅呢? 這是不是就像是以物易物?會員所賺的時間貨幣不會被徵稅嗎? Dr. Edgar Cahn  開始發揮作用:交換類似的服務:沒有任何償還債務的合同義務依靠道德勸說討債,服務著重於一般是由家族成員所提供,在交易中,永久債務人的存在,使用時間,而不是市場價值的計量單位。  當一個親戚來做保姆、當提供聽力檢查服務給學校、探訪住院的教會成員、  參與了汽車共乘,我們也都從別人之處收到好處,而國稅局不會將此視為應納稅之所得。將時間銀行信用點數視為如同共乘的延伸是有可能的。家人、共乘的哥們、 一個慈善或宗教會眾成員、都代表了非市場經濟圈的擴大與延伸。 國稅局依據以下的理由將時間貨幣方案與商業易貨社團作區別 : 該組織不收取仲介佣金 無法以現金購買信用點數或抵銷債務 交易中有對等服務的優勢 並給予所有的服務時間相同的價值 雖然難保國稅局不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重新考慮其立場,但這似乎不太可能。時間交易的非契約性;慈善目的進展;並且方案著重於重建家庭、鄰里和社區,這些都會使時間貨幣不太可能被視為應納稅之所得。 如果國稅局真的想制定法令向退休人員徵稅只因他載送他們的鄰居去看醫生,政治糾正會是一個明顯的解決途徑。但這種自助式貨幣甚至包含了自助式的防禦以對付國稅局。   人們賺取的時間貨幣可以很乾脆地給免稅的會員組織以贊助該計劃。他們實際上可以說,我們相信互惠的規範超過使用合同制約。如果我們真的有需求,我們寧願將我們的信任置於彼此之間。  在共和國初期,首席大法官馬歇爾在觀察後說出舉世聞名的話“擁有收稅的力量也包含了摧毀的力量" 。君主-人民關係中認定君主擁有終極權力, 這有可能發生在時間貨幣上, 就是去創造貨幣而可以找到一種方法來避免國稅局的毀滅力量。
http://www.timebank.org.tw/en/custom_35084.html 紐約----時間銀行志工互惠 總裁替小孩修電腦 紐約----時間銀行志工互惠 總裁替小孩修電腦        時間銀行志工互惠 總裁替小孩修電腦        王良芬/專題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4.11 才滿7歲的男童艾力,向來活蹦亂跳,但這一刻,卻從容地解說手機功能,幫獨居老人設定密碼,教導存取語音留言,以及用手機錄音、拍照。艾力像個小老師,很有耐心地解說,老人記性不好,沒關係,小艾力再教一遍。 一頭栗色捲髮的艾力,是紐約「時間銀行」最年輕的會員,他把玩耍的時間省下來,留給有需要的社區老人。艾力指導老人上網,幫忙開設電子郵件帳戶,教老人收發郵件和MSN通話。純真、熱情的男童心靈,帶著老人進入21世紀的科技世界。 每回出勤一趟時間服務,艾力在「時間銀行」(Timebank)的帳戶,就多一筆時間積點,即是可流通的「時間貨幣」,點數隨時可提取使用,有的會員用積點請人看顧老幼,或著請人油漆、學習外語,也有人利用積點舉辦派對。 「時間銀行」(TimeBank)成立於1980年代,為嬌生公司名下的基金會成立,現為國際流行的志工互惠服務,入會完全免費,會員登記個人專長和才能,透過「時間銀行」訊息網絡,會員互相尋求和提供勞務。會員每次提供勞務後,所服務的時間存入賬戶,等到自己有需要時,可以領取出來,得到別人時數的幫助。 目前「時間銀行」在全球已有300多家銀行,會員間所通行的「時間貨幣」,是用自己的勞務或知識,提供他人解答或幫助,以換取所需的回饋服務,是一種非經濟與非對價的交易。 「時間銀行」藏龍臥虎,紐約負責人布樂克(Mashi Bleck)說,任何人都有提供服務的能力,艾力雖然只有7歲,卻是「時間銀行」的大戶。紐約市最老的會員為一名92歲的老太太,她擅長家事烹飪,幫助工作忙碌的會員做菜,老太太個兒矮小,會員事先將要用到的材料、器具移到低處,方便老太太做事。 儘管是人人可以入會,但仍需填寫兩名關係人,以供「時間銀行」查證,並拍照存檔,每次從事時間服務,銀行有專人追蹤,以確定勞務品質。若是代人照顧幼兒或老人,必須通過犯罪背景調查;至於替人按摩或教導瑜珈等,則需出具專業執照。 時間志工人才濟濟,有人會修水管、馬桶,油漆、園藝、清潔、搬家,有人會跆拳道、打棒球、演奏樂器、騷莎或國際標準舞,也有人會美髮、護膚、修改衣服和拖地板。簡單一點的,如陪人散步、聽人說話、讀報紙等,這些服務都受人歡迎。 不過,大材小用經常可見,花旗銀行副總裁兼執行長為「時間銀行」會員,他自認專才是修理電腦,有回布朗士的一個非裔小孩的電腦壞了,副總裁二話不說趕去,悶熱的七月天,對方家裡沒錢裝冷氣,他汗流浹背,溼透了名牌服飾。因為電腦實在太老舊,很難修得好,最後是面紅耳赤敗陣下來,非裔小孩卻十分感動。 72歲的喬治為退休工程師,他定期照顧一名90歲的老太太,前一陣子喬治因心肌梗塞,被緊急送醫急救,他清醒後,第一通電話打給老太太,表示抱歉當天不能來了。在強烈的責任心驅使下,喬治出院後立刻飛奔到老太太家。「時間銀行」的紐約經理米亞瑞斯(Ana Miyares)說,彼此非親非故的會員,卻是緊緊聯繫在一起。 「時間銀行」如同一般銀行,也有借貸項目,卻不需要擔保人。許多人在危急需要時,才知道「時間銀行」的存在,先接受會員勞務時間再說,等到問題處理完善後,再加入「時間銀行」,努力累積時間點數,以平衡赤字。 米亞瑞斯說:「我們從不擔心銀行出現赤字,畢竟申請加入者,大都具有愛心。銀行業績多年來都很好,很多人只存時間,卻從來不提取。」米亞瑞斯之前是在邁阿密的銀行家,她放棄可觀的高薪收入,投身於「時間銀行」,推動社區互惠勞務,20年來絲毫不後悔。 米亞瑞斯個人在「時間銀行」也儲存了頗為可觀的點數,她笑稱,這類似「退休儲蓄投資」,等到有一天老了,需要人照顧時,就可以利用所積存的時間,換取別人的勞動服務。 「時間貨幣」更可突破國際貨幣兌換限制,有些國家的時間積點可在海外使用,從抵達機場開始,當地會員提供接機、住宿等服務,導遊也是由會員擔任,可以省下不少錢。同樣的,若有海外會員來紐約,也可詢問當地是否有人提供接機、導遊等服務。 基本上,「時間貨幣」僅限於在會員間通行,但若有需要,也可指定給他人使用。50歲的麥可經營一家家具店,平日工作十分忙碌,但仍是「時間銀行」活躍會員。麥可有個80多歲的老媽媽,需要有人看顧,於是以他的時間點數,請會員陪伴老媽媽,帶老媽媽上醫院。 麥可和許多經商的「時間銀行」會員一樣,只要會員們持證上門,一律給予至少九折的優待,光是在紐約市就有百餘家商店,給予時間志工折扣優待,包括地產仲介、室內裝潢、乾洗店、瑜珈教室、美髮沙龍、爵士俱樂部、文具店、藥房、貨運公司、電召車、餐館等。 「時間就是金錢」,在「時間銀行」裡,不論教育、地位、貧富,每項勞務時間都是等值,7歲小男童教老人上網,知名銀行家幫人修電腦,他們所創造出的時間價值是一樣寶貴。一群在全球各地的陌生人,藉著「時間銀行」的人際網絡,建立互惠的信任基礎,各展所才,一個人力地球村正在擴大發展中。
http://www.timebank.org.tw/en/custom_33437.html 希臘----修電腦換理髮「以務易務」不景氣 希臘千人註冊「時間銀行」 希臘----修電腦換理髮「以務易務」不景氣 希臘千人註冊「時間銀行」 修電腦換理髮「以務易務」不景氣 希臘千人註冊「時間銀行」 來源  蘋果日報  蔡佳慧╱綜合外電報導  2012年06月05日   希臘推廣交換勞務的「時間銀行」網站成員,日前在雅典一處公園聚會,結識彼此。法新社【蔡佳慧╱綜合外電報導】深陷經濟危機的希臘,政府為了是否退出歐元區而忙得焦頭爛額,民眾只能自力救濟。民間除傳統「以物易物」之外,現在連透過網站換取勞務時間的「以務易務」也正夯!     提供專長累積時數希臘民眾現在透過「時間銀行」網站,交換勞務。他們不花錢,而是花時間提供自己的專長,累積勞務時數,再拿來交換他人的服務。電腦工程師維西里斯說:「我幫忙修電腦,累積10小時,換取技工幫我裝電話線、幫我理髮、搬家,還上西班牙文課。」      「時間銀行」概念起源自反資本主義,現卻成了因應不景氣的最佳對策。現年33歲的活動規劃師帕帕度普洛說:「早就有時間銀行,但鮮為人知,因為沒人需要。」相反的,現在當地時間銀行共有千名使用者註冊,其中約200名為活躍用戶。帕帕度普洛以自己為例,表示才剛幫人整理衣櫃、規劃使用空間,累積3小時的勞務額度。      1/4男1/3女陷憂鬱另外,在雅典北方郊區的露天市集,民眾從家中帶來物品,與他人交換。市集籌辦人庫西斯說:「家裡有米的人,可以換肉類或水果。這種事自古皆有,只是現在更有必要了。」     面對經濟困境,希臘全國1/4男性和1/3女性已出現憂鬱症傾向,自殺和身心疾病機率也大幅高漲,累計去年上半年自殺人數比前年同期增加4成,每天幾乎都有自殺的新聞上報。今年4月,1名77歲退休獨居老人在雅典市中心廣場飲彈自盡,其遺書道盡民眾心聲,「我無法找出保有一絲尊嚴活下來的方式,只好結束生命。」 

歡迎大家報名參與時間銀行 存時間 多幫手。 「時間銀行是金錢經濟和社區經濟的橋梁」 (bridging the economy of money and economy of community)。 將時間儲存起來,存在每個人的銀行帳戶裡,所存時間是可以交換。 「時間銀行」是以工作的時間折算成交換的單位,在使用時我們稱為「時間點數」。 時間原本是不能儲存的 但現在透過時間銀行就可以儲存起來。